在海拔测试里,气压计和GPS定位法都是常用的手段,那它们在误差修正机制上到底存在哪些技术差异呢?下面来详细分析。
误差来源不同导致修正机制起点差异
气压计测量海拔是基于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原理。其误差主要源于天气变化、局部气流影响等。比如,在暴风雨来临前,气压会明显下降,如果不进行修正,会使测量的海拔值产生较大偏差。而GPS定位法测量海拔是通过卫星信号计算位置,误差主要来自卫星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等。例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卫星信号可能会被建筑物反射,导致测量不准确。
修正依据不同
方法 | 修正依据 |
---|---|
气压计 | 通常以当地气象站提供的标准气压数据为修正依据。通过获取当地实时的气压信息,结合已知的海拔高度和气压关系模型,对测量值进行校准。例如,当气象站数据显示当前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时,相应地提高测量的海拔值。 |
GPS定位法 | 依赖于地面基站提供的差分修正数据。地面基站可以精确测量自身位置,将测量值与卫星计算值对比,得出误差信息并发送给GPS接收机,接收机根据这些信息对自身测量的海拔值进行修正。 |
修正频率不同
气压计由于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其误差变化相对较快,所以需要较为频繁地进行误差修正。可能每隔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就要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进行调整。而GPS定位法的误差相对较为稳定,只要卫星信号状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误差修正频率可以相对较低,可能每隔几十分钟进行一次修正即可。
综上所述,气压计和GPS定位法在海拔测试误差修正机制上,由于误差来源、修正依据和修正频率的不同,存在着显著的技术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