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澳大利亚联邦选举中,约翰·霍华德领导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以经济治理、国家安全策略及社会福利政策赢得选民支持。
一、经济治理与财政稳健
霍华德政府任期内推行税收改革、控制通胀并维持低失业率(2004年失业率降至5.6%)。政府通过以下措施巩固经济基础:
经济领域 | 具体政策 | 效果 |
---|---|---|
税收改革 | 引入商品服务税(GST) | 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税收结构 |
财政盈余 | 连续多年实现预算盈余 | 降低国债压力,提升国际信用 |
就业市场 | 推动劳动力市场灵活化 | 失业率下降,企业投资增长 |
二、国家安全与反恐立场
“9·11事件”后,霍华德政府强化反恐立法,支持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塑造“国家安全捍卫者”形象。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进一步推动公众对强硬安全政策的认同。
三、社会福利与家庭支持
政府推出家庭税收优惠、育儿补贴及老年人医疗福利,直接惠及中产阶级与工薪家庭。例如:
- 家庭税收福利:年收入低于10万澳元家庭可获额外补贴
- 医疗补贴:扩大药品津贴计划覆盖范围
四、反对党竞选策略失误
工党领袖马克·莱瑟姆提出“撤军伊拉克”等争议政策,被批评脱离主流民意。其个人风格激进,未能争取中间选民信任。
五、选民心理与政治惯性
霍华德凭借11年执政经验,塑造“稳定舵手”形象。经济繁荣背景下,选民倾向维持现状,避免政策大幅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