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举行的抗战扩大宣传周持续7天,每日聚焦不同群体,通过多样化活动凝聚全民抗战力量。
日期 | 宣传重点 | 主要活动形式 |
---|---|---|
第一天 | 总动员与抗战形势 | 开幕集会、街头演讲、传单分发 |
第二天 | 教育界抗战动员 | 师生座谈会、抗战教材编写 |
第三天 | 文化界抗战宣传 | 戏剧巡演、抗战歌曲创作与传唱 |
第四天 | 工农群众支援前线 | 工厂宣讲、农村动员、生产竞赛 |
第五天 | 妇女儿童抗战参与 | 家庭宣讲会、儿童歌咏队游行 |
第六天 | 军警联合保卫行动 | 军事演习展示、警民联防宣传 |
第七天 | 宗教团体声援抗战 | 祈福法会、宗教界联合宣言发布 |
该宣传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导,郭沫若、田汉等文化界人士参与策划。活动覆盖武汉三镇,单日参与人数最高达20万人次,期间《新华日报》连续刊发专题报道,民众自发组织火炬游行。宣传内容突出“持久抗战”理念,强调各阶层团结御敌的重要性,其中第四天工农主题日促成300余家企业签订增产军需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