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二期竣工标志着主体结构基本成型,为后续施工奠定核心基础,是整体工期推进的关键转折点。
- 大坝主体结构成型 二期完成左岸电站14台机组安装及泄洪坝段浇筑,实现大坝全线贯通。混凝土浇筑量达1600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70%,形成具备挡水发电能力的完整坝体系统。
关键结构进度对比表
工程模块 | 二期完成度 | 三期起始状态 |
---|---|---|
大坝混凝土浇筑 | 82% | 剩余18%分段实施 |
发电机组安装 | 50% | 右岸12台待装 |
永久船闸 | 全功能投运 | 进入维护优化阶段 |
-
关键系统验证 双线五级船闸投入试运行,通过135米水位测试,验证了高水位通航能力。导流底孔封堵方案的成功实施,使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的节点提前83天达成。
-
施工模式转型 工程重心由混凝土浇筑转向机电安装,形成"三班倒"立体作业体系。左岸电站年均装机速度从2台提升至4台,为右岸电站建设积累装配式施工经验。
-
防洪体系构建 泄洪深孔全面启用,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升至百年一遇。实测数据显示,2003年汛期成功削减洪峰流量18000m3/s,降低荆江段水位2.3米。
-
资源调配优化 砂石骨料供应系统完成升级,月供能力从25万吨提升至45万吨。建成亚洲最大缆机群(6台30吨平移式缆机),覆盖右岸施工区域,混凝土吊运效率提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