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段祺瑞为何能在袁世凯死后迅速出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为何能在袁世凯死后迅速出任国务总理?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3 07:51:15

问题描述

北洋体系内实力雄厚、军政根基稳固、各方势力权衡妥协的结果,使其迅速接掌中枢权力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北洋体系内实力雄厚、军政根基稳固、各方势力权衡妥协的结果,使其迅速接掌中枢权力。

关键因素分析表

因素类别具体表现
军权优势长期掌控北洋陆军主力,任陆军总长,掌握核心军事力量
派系地位北洋元老"三杰"之首,皖系领袖,袁世凯嫡系班底重要成员
政治契机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旧体系崩塌,急需强力人物稳定局面
国际支持日本等列强倾向扶持既有实力派维持华北秩序
制度惯性依据《中华民国约法》,总理继任程序符合法理框架

军政布局基础

段祺瑞自清末小站练兵时期即为袁世凯心腹,历经辛亥、二次革命等重大事件,逐步构建起覆盖直隶、山东、安徽的军事网络。至1916年,其直接控制的部队达五个师,占北洋正规军40%以上,形成"枪杆子出政权"的硬实力保障。

权力结构适配

  1. 派系平衡:北洋集团内部冯国璋、徐世昌等元老与其达成默契,避免内部分裂
  2. 官僚认同:国务院各部总长多为其旧部,行政体系运转不受阻碍
  3. 国会态度:进步党等议会势力寄望其恢复宪政,暂缓政治对抗

时势需求驱动

正值护国战争后期,南方各省持续动荡。段祺瑞凭借:

  • 对西南军阀的震慑能力
  • 处理外交事务的资历
  • 恢复中央财政的经验 成为南北双方均可接受的过渡人选,客观上符合维护国家表面统一的需求。

相关文章更多

    北洋巨擘段祺瑞上海病逝晚年气节成历史注脚 [ 2025-07-01 21:00:02]
    1936年11月2日,北洋皖系军阀领袖段祺瑞因胃

    督军团施压事件如何激化了府院矛盾,最终导致段祺瑞被罢免? [ 2025-06-27 07:59:10]
    1917年北洋政府内部因对德参战问题,督军

    张勋复辟事件对国会复会及段祺瑞的政治地位产生了哪些影响? [ 2025-06-02 08:41:18]
    1917年的张勋复辟事件是近代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转

    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为何反对段祺瑞的“再造共和”主张? [ 2025-05-30 22:15:11]
    护法运动的本质冲突源于双方对共和内涵的不同理解,孙中山认为段祺瑞的主张违背了民主根基

    国会复会与段祺瑞的执政合法性之间有何矛盾? [ 2025-05-03 13:11:57]
    国会作为民国初期法统象征,其复会直接挑战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

    段祺瑞与督军团在对德宣战问题上是如何相互利用的? [ 2025-04-20 15:04:54]
    一战期间,段祺瑞以参战名义获取列强支持,督军团则借机扩张地方权力,双方通过军事决策与资

    国会复会后,段祺瑞为何拒绝恢复旧国会并另组临时参议院? [ 2025-04-03 13:08:04]
    段祺瑞拒绝恢复旧国会并另组临时参议院,主要与他欲掌控权力、旧

    段祺瑞为何急于推动对德宣战案?背后的国际因素(如协约国压力)如何? [ 2025-03-29 13:04:02]
    段祺瑞推动对德宣战既为争取国际支持巩固政权,亦受协约国施压影响,试图通过参战获取外交与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