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主持接收战舰,对北洋水师在亚洲海军中的地位提升意义重大,让这支舰队在装备水平、作战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观。 从装备来看,北洋水师的实力长进不小。他接手的定远、镇远等舰,是当时亚洲顶尖的铁甲舰。这些舰只排水量可观、火力强悍,让北洋水师在舰艇吨位和火炮威力上甩开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军。像定远、镇远两舰,排水量超过7000吨,配备305毫米口径的巨炮,这样的配置在亚洲几乎没有对手。那会儿日本海军最大的舰只排水量才4000多吨,火炮口径也小得多,单论装备,北洋水师妥妥成了亚洲最强。 作战能力也跟着上了一个大台阶。先进战舰入列后,舰队的编队作战、远程打击和海上防御能力都明显增强。这些新舰装着当时不错的火炮和火控系统,打起来命中率和杀伤力都提高了不少。丁汝昌还抓紧组织训练和演习,琢磨战术配合,舰队的协同作战本事见涨,在亚洲海域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自然更胜一筹。 国际上的分量也重了。北洋水师变强了,引得不少国家关注,成了亚洲海军里的一个标杆。好些国家派海军人员前来参观学习,考察舰只装备、训练模式和作战思路。舰队还多次远洋出访,像去过日本、新加坡等地,先进的舰只和严整的军容,给沿途各国留下了挺深的印象,也让中国在亚洲乃至国际上的地位添了几分底气。 不过这份领先没能维持太久。日本瞧见北洋水师的势头,赶紧加快海军建设,又是买舰又是造舰,步子迈得很快。可清政府后来财政吃紧,加上朝政腐败,对北洋水师的投入越来越少,舰只没法及时更新,保养也跟不上。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在舰只数量、航速和火炮射速上慢慢赶了上来,北洋水师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