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3 00:44:04 阅读:337
1942年11月19日,苏军通过“天王星行动”完成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合围,约30万德军被压缩在约1500平方公里的包围圈内。此时德军面临双重困境:
希特勒强令第6集团军“战斗至最后一颗子弹”,并晋升保卢斯为元帅以稳定军心,但德军士气已濒临崩溃。
苏军为总攻投入近110万兵力,装备1500辆坦克、1.5万门火炮和1350架飞机,形成压倒性优势。具体部署如下:
作战方向 | 主要部队 | 任务目标 |
---|---|---|
北部 | 顿河方面军第24集团军 | 切割德军北部防线 |
南部 | 西南方面军第57集团军 | 突破德军南部防御枢纽 |
中心 | 第62、64集团军 | 正面牵制德军主力 |
苏军采用“向心突击”战术,南北两翼同步推进,压缩德军活动空间。
1月10日:火力覆盖与防线突破
凌晨5时,苏军5000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发起饱和轰炸,随后步兵在坦克支援下突入德军第一道防线。仅首日,苏军推进4公里,歼灭德军1.2万人。
1月16日:分割包围圈
苏军攻占皮托姆尼克机场,切断德军唯一空中补给通道。德军被迫将伤员安置在露天雪地,冻死率高达70%。
1月22日:收缩包围圈
苏军将德军分割为南北两个孤立集群。保卢斯致电柏林:“士兵们靠煮食皮革腰带充饥,弹药仅剩10%。”
1月31日:南部集群投降
保卢斯在“万茨别墅”地下室签署投降书,9.1万名德军被俘,包括24名将军。
直接战果
战略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硝烟散尽后,伏尔加河畔的残垣断壁成为纳粹扩张野心的墓碑。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战争进程,更以血与火诠释了人类对抗暴政的终极代价。
总攻结束后苏军如何利用胜利扩大反攻范围? [ 2025-07-15 02:58:57]
苏军通过快速机动、多线协同和资源整合,将战术突破
冷战时期美苏军控谈判的互动模式对当前大国战略对话有何启示? [ 2025-07-12 14:46:58]
冷战时期美苏军控谈判历经多轮,在复杂国际形势下逐步形成互动模式,这对当前大国战略对
联合国后续是否通过其他决议跟进苏军撤离问题? [ 2025-07-09 17:59:09]
联合国在苏军撤离相关问题上的行动与国际关系背景密切
1938年8月1日苏军在中苏边境击退日军进攻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 2025-07-08 22:45:38]
1938年苏日在中苏朝边境张鼓峰地区爆发军事冲突
联大决议要求苏军立即撤出阿富汗:一场国际社会对主权的集体捍卫 [ 2025-07-01 09:00:02]
1980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111票赞成、22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
冷战中苏联核潜艇频繁沉没是否与美苏军事竞赛压力有关? [ 2025-06-29 10:51:41]
冷战时期,苏联核潜艇事故频发,其中沉没事件更是令人关注。这
严寒和大雪如何成为苏军抵御德军闪击战的关键因素? [ 2025-06-04 12:39:32]
1941-1942年冬季极端天气削弱德军机动能力,同时强化苏军防御优势,成为扭转东线战局的关键自然条
与1980年联大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的决议相比,针对格林纳达的决议在措辞或执行机制上有何异同? [ 2025-05-21 16:32:46]
1980年联合国大会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又有针对格林纳达相关决议,二者在
苏军的“指环行动”与之前的“天王星行动”“木星行动”有何战略关联? [ 2025-05-03 17:13:09]
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围困德军,指环行动(1943年1月)歼灭残部,木星行动
这一政策是否加剧了冷战期间的美苏军备竞赛? [ 2025-04-13 13:38:07]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在军事技术、核武器及战略部署上的互动关系复杂。以下通过
苏军风雪中绝地反击莫斯科城下击碎纳粹闪电战神话 [ 2025-03-12 15:37:15]
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城下发起决定性反攻,终结了
中日在常德激战: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血火十六日 [ 2025-03-12 15:16:22]
1943年冬,湘西北重镇常德爆发了一场决定华中战局的惨烈战役。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阻击日军十万精锐
美苏军备控制谈判将举行临时会谈 [ 2025-03-10 17:36:03]
1986年11月17日,美苏两国宣布达成临时协议,双方军备控制
苏军第一次越过波苏边界:东欧战局转折的关键节点 [ 2025-03-01 17:10:52]
1944年1月4日,苏联红军在追击德军的行动中,首次突破1939年划定的波苏边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