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后,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返回延安,民盟等民主党派在此过程中采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立场,并与中共形成政治协作关系。
时间节点 | 事件与态度 | 联合行动表现 |
---|---|---|
1946年5月 | 民盟公开批评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 | 与中共共同拒绝出席国民大会 |
1946年7月 | 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反对美国军事援蒋 | 配合中共舆论揭露内战危机 |
1946年10月 | 民建、民进等联名要求美军撤离中国 | 发起反战签名运动与中共形成呼应 |
具体协作模式
-
政治协商同盟
民盟代表黄炎培等人与周恩来保持密切联络,在南京、上海等地建立信息传递渠道,通过《民主报》《文汇报》等媒体同步发声。 -
抗议行动配合
1946年6月23日上海十万群众反内战游行中,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章伯钧与中共地下组织共同策划示威活动,要求美军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
国际舆论协同
民主党派利用海外关系网,与中共驻香港机构合作向英美进步团体提供内战实况资料,打破国民党对外宣传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