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 南极条约签署65周年:冻结争议开启人类共管南极新时代

南极条约签署65周年:冻结争议开启人类共管南极新时代

时间: 2025-07-24 10:21:17 阅读:300


1959年12月1日,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南极条约》,确立南极洲非军事化、科学自由、领土冻结三大原则,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奠定法律基石。

南极会议上的特殊时刻

1983年9月,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南极条约》会议现场,当讨论进入实质性表决环节时,中国代表团成员被礼貌地请出会场。彼时,中国虽为缔约国,却因未建立南极科考站而不具备协商国资格。这一幕,成为推动中国加速南极科考的关键转折点。

冷战阴云下的科学曙光

20世纪50年代,南极洲成为美苏冷战的新焦点。七国宣称的领土主权相互重叠,阿根廷与英国甚至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在南极对峙。转机出现在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67国科学家开展极地联合科考,采集的数据量超过此前人类南极探索的总和。这场科学合作的成功,促使美国于1959年召集12个IGY参与国,启动《南极条约》谈判。

经过五轮磋商,条约最终确立三大核心原则:

  1. 和平与非军事化:禁止军事活动、核试验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允许为科研使用军事设施。
  2. 领土主权冻结: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历史主张,禁止新主权要求。
  3. 科学自由与国际合作:保障数据共享、人员交流,鼓励跨国科研协作。
关键条款具体内容
适用范围南纬60°以南区域,含冰架及周边公海()
视察机制协商国可随时派观察员核查各国站点()
动态调整每两年召开协商会议,修订补充管理措施()

从30年到无限期:条约的进化之路

1991年,第17次协商会议作出两项历史性决定:将条约无限期延长,并禁止50年内开发矿产资源。此举回应了全球环保浪潮,同时通过《环境保护议定书》确立南极为“自然保留区”,要求各国科考活动需提交环境影响评估()。

截至2025年,缔约国增至46个,其中26国因持续科研投入成为协商国。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通过建立科考站跻身决策核心圈,打破了欧美长期主导的极地治理格局。

南极长城:中国科考的逆袭之路

1984年,中国首支南极科考队带着邓小平“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贡献”的题词启程。在零下40℃的乔治王岛,591名队员用钢材、水泥预制件,仅40天建成长城站。1985年,中国获协商国席位;2023年,第5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主体完工,实现了对南极三大洋扇区的全覆盖()。

共管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试验场

今日南极,70多个科考站分布在不同区域,每年超5000名科学家在此研究气候变化、宇宙暗物质和极端生命形态。2024年,多国联合启动“冰穹A”深冰芯钻探,试图解析百万年气候密码。

《南极条约》开创的“科研优先、主权冻结”模式,为北极、深海等全球公域治理提供了范式。正如条约首条所书:“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在这片没有原住民的大陆,人类正以科学之名,探索共治共享的新可能。

相关文章更多

    海峡共管后,三国如何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 2025-07-15 04:05:56]
    三国需建立联合管理机构,统一资源开发标准与环保目

    日本未涉及侨民被劫,为何仍鼓吹“国际联军共管中国铁路”? [ 2025-07-09 16:02:04]
    日本虽未发生侨民被劫情况,却极力鼓吹“国际联军共管中国

    李顿调查团为何被称为“国际共管东北”方案的代表? [ 2025-06-29 07:14:24]
    李顿调查团被称为“国际共管东北”方案的代表,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

    新加坡在共管框架中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经济? [ 2025-06-15 10:19:36]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

    三国共管机制中关于航行安全的具体合作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 2025-05-22 13:25:53]
    三国共管机制下的航行安全合作机构在维护区域海上航行安全方面发

    三国共管机制如何处理海峡内海盗问题与航道安全的关系? [ 2025-05-21 19:22:09]
    三国共管机制处理海峡内海盗问题与航道安全关系需多管齐下。一方面,三国应加强情

    1971年马、新、印尼三国为何选择联合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 [ 2025-05-17 06:06:26]
    1971年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三国联合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

    三国共管后,马六甲海峡的“反国际化”立场如何体现于后续国际法实践? [ 2025-04-25 13:37:13]
    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通过法律实践强化对海峡的主权主张,在国际法框架下平

    为何报告书主张“国际共管”中国东北地区? [ 2025-03-25 15:18:37]
    1932年国联调查团报告提出将东北置于国际监管下,此主张背后涉及列强博弈与中国主权

    马新印尼联合声明:共管马六甲海峡与新加坡海峡 [ 2025-03-21 13:22:28]
    1971年11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三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对马六